定期發起認養活動與生命教育講座
範例:
「浪愛有家,毛孩相伴」——狗狗領養與生命教育體驗日
活動目標
- 宣傳領養代替購買,減少流浪犬隻數量。
- 透過生命教育活動,提升參與者對動物生命的尊重與責任感。
- 增強社區與學校對動物保護的意識,共同營造友善的動物環境。
活動對象
- 年齡層:國高中生(12–18歲)、上班族(18歲以上)。
- 人數:50–80人(可視場地調整)。
活動時間與地點
- 時間:週末或學校假期,上午9:00至下午4:00。
- 地點:學校操場或社區活動中心(需具備戶外空間)。
活動內容規劃
1. 活動開場:認識狗狗的故事(30分鐘)
- 形式:播放簡短影片,講述領養成功的感人故事。
- 目標:讓參與者了解領養對狗狗生命的重要意義,激發共鳴。
2. 主題講座:流浪動物與生命教育(45分鐘)
- 講師:邀請動物保護團體或獸醫專家。
- 內容:
- 流浪動物的來源與現狀。
- 領養和購買的差異及影響。
- 飼養狗狗的責任與挑戰。
- 互動:現場提問,增加參與感。
3. 狗狗互動體驗:認識牠們,牽手相伴(1小時)
- 形式:由當地動物收容所或救援團體帶領幾隻待領養的狗狗。
- 活動:
- 與狗狗互動(餵食、散步、簡單訓練)。
- 了解每隻狗狗的性格與需求。
- 目標:讓參與者感受與狗狗建立連結的快樂。
4. 手作活動:創意狗狗名牌工作坊(45分鐘)
- 形式:提供材料,讓參與者設計狗狗專屬名牌或吊飾。
- 目標:讓參與者發揮創意,同時增強「愛護狗狗」的意識。
5. 分組討論:如何推廣領養理念(30分鐘)
- 討論問題:
- 領養的優勢與挑戰。
- 如何向家人或朋友宣導領養。
- 成果展示:各組分享討論結論,激發彼此靈感。
6. 領養流程模擬與現場諮詢(30分鐘)
- 形式:展示領養流程的簡化版,讓參與者了解如何負責任地領養。
- 附加服務:現場提供獸醫或收容所專家的領養諮詢。
7. 閉幕活動:生命承諾(15分鐘)
- 形式:參與者寫下自己對動物生命的承諾,放入象徵「愛心樹」的裝置上。
- 目標:深化活動意義,讓每個人帶著使命感離開。
資源需求與準備
- 合作單位:當地動物收容所、動物保護團體、學校或社區機構。
- 物資準備:狗狗牽引繩、互動道具、手作材料、義賣品(如領養宣導周邊)。
- 志工協助:招募志工協助狗狗照顧、活動執行與秩序維護。
成果評估
- 發放問卷了解參與者對領養理念的認同度。
- 計算活動後的領養意願提升情況(可聯繫收容所追蹤)。
- 從參與者分享中,收集對生命教育的啟發與感受。
✎透過這樣的活動能讓參與者在互動中學習,感受到生命的可貴,同時也更能接納領養的價值,對推動動物保護意識大有幫助!